
智匯天璣|高齡不是禁區!北京積水潭醫院智能骨科機器人助力90歲骨盆骨折患者重獲行走


近日,由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蔣協遠、智能骨科研究型病房主任王軍強帶領的智能骨科團隊,運用骨科機器人輔助經皮骨盆通道螺釘置入技術,成功救治了一名90歲高齡的骨盆骨折患者。
驚險一刻
遛彎大爺遭遇車禍 骨盆多處骨折
“我就想過個馬路,誰成想……”90歲的王大爺(化名)怎么也沒想到,一次日常遛彎竟遭遇飛來橫禍。被轎車撞倒后,王大爺右側身體重重著地,當即痛得無法動彈。隨后,120急救車將他送至北京積水潭醫院。檢查顯示:右髖部及右大腿內側明顯腫脹,右髖關節活動受限,局部觸痛明顯,骨盆分離擠壓試驗(+)。幸運的是,得益于日常鍛煉,王大爺的身體基礎條件好,生命體征平穩,暫沒有出現休克等癥狀。
這種“骨折之王”在年輕人身上都兇險異常,更何況是年過九旬的老人,骨盆骨折是不容忽視的急癥。但傳統手術需要大開大合,老人身體根本承受不住;保守治療又會導致長期臥床,引發致命并發癥。
爭分奪秒
多學科聯動+智能骨科 打響精準“微創戰”
當天,患者被收入智能骨科研究型病房,智能骨科團隊立即啟動多發創傷的綠色通道搶救機制。創傷骨科、麻醉科、放射科等醫生迅速集結,建立靜脈通路,完成抽血及影像學等輔助檢查,評估并維持患者的生命體征。
術前影像學顯示,患者的左側骶骨骨折,右側恥骨骨折、髂骨骨折,骨盆骨折分型為C型,老年脆性骨盆骨折分型為IV型,是極度不穩定型的前環骨折和雙側后環骨折。所幸沒有明顯的骨盆出血或內臟損傷的表現。
智能骨科團隊經過仔細查體和閱讀影像資料,共同商討該病例后認為,王大爺年齡較大,平時身體狀態良好、基礎病不多,加之其手術意愿較為強烈,決定為他盡快實施機器人輔助下的微創骨盆骨折復位內固定術,加速患者早日康復,避免老年骨折患者臥床并發癥的發生。
精準出擊
1.5厘米切口創造奇跡。機器人骨科手術刷新高齡紀錄
無影燈下,智能骨科團隊將患者示蹤器,放在左側髂前上棘,使用術中三維影像設備獲取骨盆的三維圖像,掃描結果傳輸至機器人導航系統,完成螺釘置入的位置和走形,并在機器人的引導下分別置入4枚通道螺釘。置入后再次進行CT掃描驗證,證實導針精確置入。
在骨科手術機器人毫米級精度的引導下,這項原本高難度、高風險的手術變得更加精準高效。手術共計耗時1個半小時,術中出血不到20毫升,每枚螺釘置入位置的切口長度約1.5厘米,完美達到了預期。術后,王大爺安全返回病房。
重獲行走
九旬老人笑著出院:“感謝醫護團隊,讓我還能下地走路。”
術后第二天,醫生團隊復查X片顯示螺釘植入位置非常滿意,骨折基本達到穩定復位,同時,復查的全血細胞計數中,血紅蛋白指數為102g/L。術后第三天,在智能骨科病房護理團隊及康復師的指導和護理下,王大爺可以坐立在床上。術后第四天,王大爺迎來了出院日,“得虧有了這么先進的醫療技術,讓我還能下地行走,謝謝你們!”
螺釘植入位置非常滿意
王大爺身體恢復良好
為什么老年脆性骨盆骨折手術需要機器人輔助?
老年脆性骨盆骨折(fragility fractures of the pelvis, FFP)是指60周歲以上,低能量損傷或日常活動應力導致的骨質疏松性骨盆骨折和機能不全性骨盆骨折。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老齡化,FFP的發病率也逐年升高。由于骨盆形態、骨折類型及其周圍解剖結構復雜,傳統的手術方式往往面臨手術切口較大、骨折暴露復位困難、植入物易損傷周圍組織結構等嚴重問題,手術難度和風險均較高,尤其對于老年患者更為“不友好”。
對于不穩定型骨折或伴有內臟損傷甚至生命危險的患者,應考慮盡快手術治療,以確保骨盆結構的穩定性并避免并發癥的發生,而此時導航技術、機器人輔助技術以及骨盆骨折微創復位技術能夠大大彌補徒手操作的劣勢。“這項機器人輔助技術可以極大提高手術的精準性和穩定性,將原本異常復雜的結構和較為困難的手術方式變得可視化和直接化,能大大減少術中透視次數、縮短手術時間、減少手術的創傷,顯著降低手術風險,尤其對于老年患者來說是十分受益的。”王軍強介紹。
智能骨科研究型病房簡介
為了更好地推動骨科機器人手術的臨床應用研究,普及推廣骨科機器人微創手術技術,提升骨科手術的精準化、微創化、智能化水平,2021年10月,北京積水潭醫院在創傷骨科組建智能骨科研究型病房,是國內率先建立的依托高端智能醫療設備和器械等前沿技術的研究型病房。
隨著智能骨科研究型病房的逐步完善,探索創新性、實用性的前沿技術在骨科手術的臨床應用模式,積累臨床資料和數據,逐漸滿足了全院骨科具備醫工交叉特色的智能骨科臨床應用研究需要,將保障我院基于骨科機器人研發的智能骨科臨床研究全程規范開展。依托研究型病房的高質量支撐體系將為高水平的臨床研究提供科研項目、設備、技術保障及人才培養路徑,推動醫院智能骨科臨床研究走上有序、高效、高質量發展的快速路。
- 上一篇:智匯天璣|蚌醫大一附院骨科成功舉辦第一屆限制類醫療技術 人工智能輔助治療技術(骨科手術機器人)培訓班 2025-03-14
- 下一篇:文獻精享 | 北醫三院運動醫學科手術機器人治療交叉韌帶損傷新進展 2024-07-30